隨著手機掃碼軟件興起,條形碼的作用日益顯現。但是,手機上顯示的信息是真是假?是否所有的條形碼值得信賴?小小的條形碼,能給我們生活怎么樣的參考?寧波質監(jiān)部門揭開條形碼的秘密。
全球商品的身份證
細心的消費者不難發(fā)現,很多商品上印有黑白相間的規(guī)則條形,下面對應著13位數字,這就是商品的條形碼,它代表著這件商品的國籍、廠家、品種等信息,是商品的“身份證”。
“從左到右,前3位代表國家或地區(qū),如我國為690-695,加拿大為754、755,美國為000-019,030-039,060-139,日本為45、49,澳大利亞為930-939,新西蘭為940-949,意大利為800-839,一般情況下,據此可以知道商品的原產地。”市標準化研究院物品編碼部工程師朱躍峰介紹,前7或前8位是商品的廠商識別代碼,第8或第9到12位是產品編碼,最后一位是校驗碼,用于校正在掃描過程中產生的識讀錯誤。
每個物品具有全球唯一性的“身份證”,這給近年來風生水起的“海淘”、“代購”帶去便利。“經常找人在網上代購進口奶粉,不過就算同一品牌奶粉,不同批次的產品,其生產國也可能不一樣,一般產品的條形碼前幾位代表生產國,我們可以根據條形碼大致判斷出奶粉產地,有針對性地選擇。”市民周女士憑著對條形碼的認識,為自己的全球代購多上了一道保險。
假條形碼現身市場
不過也有“冒名頂替”的商品條形碼。
根據浙江省商品條形碼管理辦法,浙江省企業(yè)生產的11類產品必須標注商品條形碼,具體包括食品、卷煙、酒、飲料、保健品、化妝品、日用化學品、兒童玩具、家用電器、藥品及醫(yī)療器械。
江東區(qū)質監(jiān)局在不久前開展的“查條碼保民生”專項執(zhí)法檢查中,對轄區(qū)內10家藥店、保健品店及零食店的900余條商品條形碼進行了查驗。執(zhí)法人員在一款昆山產的耳溫計包裝上發(fā)現,產品條形碼顯示是深圳某企業(yè)生產,“經查這家企業(yè)使用的是他人的商品條形碼。”執(zhí)法人員袁洪超指出,在該局以往的常規(guī)性檢查中,食品類企業(yè)的商品條形碼相對規(guī)范,但有些藥品尤其是醫(yī)療器械上有時會使用已注銷的條形碼、冒用他人條形碼等。
據悉,企業(yè)申請商品條形碼,需要依法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和相關合法經營資質證明,向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及其分支機構申請。而目前市場上,關于條形碼生成器、條形碼打印等業(yè)務隨處可見,雖然這些產品可以應用于企業(yè)的內部碼,但同時為商品條形碼的私自印制開了綠燈。
“一般情況下,商品條形碼誰生產誰申領,少數情況也可以是經銷商申請,如果冒用他人條形碼或偽造條形碼,會對產品信息真實性、溯源等產生影響。”江東質監(jiān)局工作人員介紹。
掃碼軟件僅供參考
隨著手機掃碼軟件的風生水起,商品條形碼近年來被賦予新的功能。一些企業(yè)利用條形碼來制定商品價格,而軟件開發(fā)商則通過采集條形碼信息,實現掃碼查詢的功能。
筆者發(fā)現,目前手機上除了微信、淘寶等客戶端具有掃碼功能外,“我查查”、“碼上淘”等專業(yè)掃碼軟件也頗受歡迎,如通過“我查查”掃描一款長尾票夾,除了能顯示廠名、品名等外,還能顯示該產品被上海市質監(jiān)局檢查的質量情況。又如,通過微信掃碼某VC咀嚼片,除了顯示產品基本信息外,還能顯示它在1號店、亞馬遜、當當等網站上的售價。
“商品條形碼僅代表商品的基本信息,其價格信息是不同的銷售商利用條形碼重新制定的,至于掃碼軟件為什么能查詢出售價,這是由軟件企業(yè)通過不同途徑收集到的,因此條形碼和價格沒有本質聯(lián)系。”朱躍峰說,至于通過掃碼查詢甚至購買的商品真?zhèn)?,他認為目前所見的掃碼軟件基本上是企業(yè)開發(fā),并非官方數據,消費者若要查詢產品真?zhèn)危詈眠€是通過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臺或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寧波分中心去了解情況。